圖為本次論壇現場。記者 劉力鑫 攝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提供怎樣的技術支撐?“北斗”與“載人航天”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5月27日下午,一場圍繞“北斗+載人航天”的討論在江西南昌舉行。
當日,第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正在南昌召開。作為大會重要論壇之一的“北斗+載人航天論壇”吸引了來自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及載人航天工程兩方面的專家,與會專家圍繞北斗系統在載人航天工程中的應用,以及載人航天如何促使北斗系統進一步創新發展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國家的重要空間基礎設施,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冉承其表示,北斗系統在載人航天任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載人航天任務中的發射、測控、回收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去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開通,可為用戶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區域短報文等多樣化服務。今年4月29日,中國空間站核心艙發射成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王忠貴在論壇上透露,目前空間站核心艙已初步完成在軌測試驗證和部分空間站建設關鍵技術驗證,平臺運行穩定。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成功應用于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并發揮了重要作用。”王忠貴表示,前期載人航天工程在發射、運行、回收等各個環節都應用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后續的空間站、貨船、載人飛船也將運用北斗系統進行自主交會對接。此外,中國空間站安排了北斗空域服務能力驗證,為北斗衛星導航技術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未來兩大系統還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和合作空間。
論壇上,來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等單位的專家帶來了《北斗服務于航天測控的初步探討》《載人月球探測任務的導航模式設想》《全球重力位精密測量計劃》《北斗在空間交會對接中的應用實踐》等報告,圍繞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空間服務、空間站的建設運營等話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李韻涵)